1.不準參加公務宴請
2.不準上下級之間搞相互吃請
3.不準同城之間安排公務用餐
4.不準接受基層單位吃請
5.不準接受異地接待
6.不準接受村級組織安排的吃請
7.不準接受企業(yè)安排的吃請
8.不準到企業(yè)搞變相吃喝
9.不準公務外出期間公款吃請
10.不準參加帶有公務接待性質的夜宵
11.不準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安排的吃請
12.不準接受可能影響公務執(zhí)行的吃請
13.不準用公款宴請私客
14.不準在內部接待場所宴請私客
15.不準在內部接待場所搞變相吃喝
16.不準參加在私人會所或高消費娛樂場所安排的吃請
17.不準參加同學會、老鄉(xiāng)會等帶有小圈子性質的聚餐
18.不準參加大操大辦的婚喪喜慶宴席
19.不準參加各類帶有斂財性質的宴席
20.不準參加其他違反規(guī)定、有損形象的吃請
飯前三問“誰買單、和誰吃、在哪吃”
“全體公職人員不準參加20類飯局”的規(guī)定(浙江麗水版),最近網(wǎng)上很火,獲得點贊無數(shù),人民日報也進行了刊發(fā)?墒且灿腥藛柫,這不能參加,那不能參加,到底還能不能參加聚餐了?會不會參加了飯局,就無意間踩中了紅線?
可是,飯局對于中國人來說,是重要的社交方式,朋友間聯(lián)絡感情,有時總免不了聚個餐。那么,如何防止誤陷“飯局門”,怎么樣才算合情合規(guī)的參加飯局呢?昨天,杭州紀委發(fā)出提醒,黨員干部赴飯局必須做好“三問”。搞清楚了這“三問”,飯局就可以愉快地約起來了,就能吃得放心,玩得開心了。
一問:誰買單
“公款買單”是大忌
第一問就是問清“誰買單”。
杭州市紀委相關人士表示, 私人聚會“公款買單”是大忌,買單者“誤人誤己”,參加聚會的黨員干部也會“被牽連”,使本可輕松愉快的私人聚會變了味。
另外,也要謹防聚會中的“不速之客”來買單。有一個領導曾講過一個故事——在一次戰(zhàn)友聚會時,有個戰(zhàn)友帶了一名“光頭、紋身、掛粗項鏈”的朋友來參加。后來發(fā)現(xiàn),光頭男來是請托辦事,最后還搶著買單。這位領導見事不妙及時借故離席。事后他對戰(zhàn)友嚴肅申明不能再發(fā)生這種事情。
杭州市紀委相關人士告訴錢江晚報記者:當事人、請托人、利害關系人以及管理服務對象以“朋友聚會”名義安排的吃請,自然是應當拒絕。
二問:和誰吃
拒絕明顯帶小圈子性質的聚餐
第二問就該問清“和誰吃”。
杭州紀委提醒說,私人聚會要特別注意參與對象,除了客人來訪、朋友聚會等正常人情接待往來,其他以同學會、老鄉(xiāng)會等名義舉辦的明顯帶有小圈子性質的聚餐活動,應明確拒絕或自覺回避。當然,不涉及公款、不涉及業(yè)務關系的同學間、老鄉(xiāng)間單純的小聚會,不屬此列。
在私人聚會中,如果席中出現(xiàn)“新朋友”時,也要特別提醒黨員干部要特別謹言慎行。因為,“新朋友”說不定下次就會借用你的身份。
有不少黨員干部都有過親自經(jīng)歷:陌生電話打進來,熱情洋溢地問候一番,然后講“我現(xiàn)在正在和誰誰誰在一起……我們什么時候再聚聚”。杭州紀委說,估摸著吃過一次飯,甚至你都沒啥印象的“新朋友”,是想以此來拉近乎,目的是想借你的公職身份來影響他們的業(yè)務。
三問:在哪吃
“單位內部接待場所”挺敏感
第三問就要問清“在哪吃”。其中一個敏感的地方自然是“會所”。公職人員不得出入私人會所,更不得在私人會所、高消費娛樂場所安排吃請或參與他人安排的吃請。
還有一個敏感的場所是“單位內部接待場所”,比如裝修不錯的食堂。杭州市紀委相關人士說,這些場所必須用于本單位正常的公務接待,不得用于接待本單位干部職工的私客,也不得出借給外單位人員接待私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