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天天新聞綜合排行產(chǎn)品排行榜中榜調查問卷趣味測試地方頻道加盟商機天天圖片排行社區(qū)天天搜索
天天新聞綜合排行企業(yè)人物事件社會經(jīng)濟軍事科教人文自然旅游文娛生活特產(chǎn)奢侈黑榜導購質量評論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排行 > 正文
人工智能手機不可不知的十大趨勢
http://www.serverj.cn   2018-01-25   中國新聞網(wǎng)

  美國《世界日報》日前刊文稱,當智能手機聽到你說很冷、聽到你打呼,會有什么舉動?目前智能手機上AI功能仍處萌芽階段,Gartner預測,2022年搭載AI功能的智能手機將大增到80%,并指出十大深遠影響力應用。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顧問(Gartner)表示,人工智能(AI)功能將成為各家智能型手機廠商的產(chǎn)品差異化關鍵,智能手機上的AI解決方案將成未來兩年各家廠商發(fā)展藍圖重要一環(huán)。

  Gartner預測,2022年,搭載AI功能的智能型手機將從2017年的10%提升到80%。Gartner提出AI智能型手機的十大深遠影響力應用,讓廠商能夠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

  1.手機中的“數(shù)位自我”:

  智能型手機將成為使用者的延伸,能識別使用者并預測其下一步的行動!皵(shù)字自我”了解你是誰、想要什么、何時想做以及期望如何完成,并依照權限執(zhí)行任務。

  2.使用者驗證:

  以密碼為基礎的簡單身份驗證變得日益復雜,效率卻越來越低,導致安全性、使用者體驗都差強人意,以及過高的擁有成本。安全技術結合機器學習、生物特征辨識和用戶行為,大幅提高可用性和自助服務能力。舉例來說,智能型手機可以捕捉并學習使用者行為,像是走路、滑手機或按壓手機的方式、卷動和打字習慣等,而不需要密碼或主動身份驗證。

  3.情感辨識:

  情緒感知系統(tǒng)和情感運算(affectivecomputing)讓智能型手機能夠偵測、分析、處理和響應人們的情緒狀態(tài)和心情。虛擬個人助理(VPA)和其他以AI為基礎的對話系統(tǒng)(conversationalsystems)技術越趨普及,進而推動了情緒商數(shù)(EQ)的需求,以獲得更優(yōu)質的情境和服務體驗。舉例來說,車商可以使用智能型手機的前置鏡頭,了解駕駛人的身體狀況或偵測其疲勞程度,進而提高行車安全。

  4.自然語言的理解力:

  智能型手機上持續(xù)的訓練和深度學習將提高語音識別的準確性,更加理解使用者的具體意圖。例如,當使用者說“天氣很冷”時,他的真實意圖可能是“請網(wǎng)購一件外套”或“請調高空調溫度”。又或者在國外旅行時,自然語言理解力可以使智能型手機達到接近實時的語音翻譯。

  5.擴增實境(AR)和AI視覺:

  預計于明年年底前在約1億個Android裝置上搭載AR。有機構預計明年幾乎所有新款Android手機都將預載AR功能。例如協(xié)助收集用戶數(shù)據(jù)和檢測疾病(如皮膚癌或胰臟癌)的應用程序,就是一個使用AR的范例。

  6.裝置管理:

  機器學習將提高裝置效能和待機時間。例如有了多個傳感器,智能型手機能更加理解、學習使用者的行為,像是知道什么時候會使用哪個應用程序。智能型手機將能在背景執(zhí)行常用的應用程序,以利快速開啟,或關閉不使用的應用程序,以節(jié)省內(nèi)存和電力。

  7.個人分析(PersonalProfiling):

  智能型手機能夠搜集行為和個人分析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據(jù)正在進行的活動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例如家中、車上、辦公室或休閑活動),實時取得保護和協(xié)助。保險公司等服務商現(xiàn)在可以將重點放在客戶而非資產(chǎn)上;例如他們可以根據(jù)駕駛行為,進而調整汽車保險保費。

  8.內(nèi)容審查/檢測:

  手機可以自動檢測受限制的內(nèi)容,檢舉有疑慮的圖片、影片或文字,并啟用各種通知提醒。計算機辨識軟件可以檢測任何違反法律或政策的內(nèi)容。舉例來說,使用公司配發(fā)的手機在高機密空間拍照、或是儲存機密文件,將發(fā)送訊息通知IT部門。

  9.個人拍攝喜好:

  個人拍攝喜好包括能針對使用者的個人審美偏好,讓智能型手機自動美化照片。舉例來說,東西方的審美偏好不盡相同,大多數(shù)中國人喜歡白皙的膚色,而西方人則偏好古銅膚色。

  10.音訊分析:

  智能型手機的麥克風能夠不斷接收真實世界的聲音。裝置上AI功能可以辨別這些聲音,進而引導使用者或啟動特定動作。舉例來說,當智能型手機聽到使用者的打呼聲,即可啟動使用者的手環(huán),促使其改變睡眠姿勢。

  


聲明:本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并署作者名字。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相關新聞  
  ·ICT行業(yè)十大不容忽視的趨勢  ·盤點2016年十大戰(zhàn)略科技趨勢
  ·全球十大“智能手機病”  ·2014年十大科技趨勢排行
  ·全美十大智能手機排行榜  ·2013年十大手機品牌排行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服務條款法律聲明廣告服務站點導航友情連接意見反饋
Copyright 2009-2010,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