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糕是釋迦牟尼佛的第十弟子烏巴力在東方的轉世俗身、瑞應寺始祖活佛桑丹桑布發(fā)明的。相傳有一天,苦行獨修的桑丹桑布忽然夢見佛祖贈他一款他從未見過的點心,醒來便潛心模仿反復試制,終于在兩年后發(fā)明了這種以面粉為皮、豆沙為餡、色香味形都十分精美的炭火烤制食品。
喇嘛糕,是阜新境內(nèi)蒙古族的一種傳統(tǒng)糕點,采用優(yōu)質(zhì)小麥精粉、地產(chǎn)紅豆、酥油為主要原料烘焙。
歷史文化
喇嘛糕是釋迦牟尼佛的第十弟子烏巴力在東方的轉世俗身、瑞應寺始祖活佛桑丹桑布發(fā)明的。相傳有一天,苦行獨修的桑丹桑布忽然夢見佛祖贈他一款他從未見過的點心,醒來便潛心模仿反復試制,終于在兩年后發(fā)明了這種以面粉為皮、豆沙為餡、色香味形都十分精美的炭火烤制食品。至1669年,微服私訪的康熙在桑丹桑布這兒偶然吃到這種點心,嘆其精美。連連表示:以后還會再來你這兒,只為再吃你這喇嘛糕。這便是喇嘛糕名稱的由來了;喇嘛糕也因康熙常以此孝敬孝莊太后而風靡大清朝野上下300余年。
做法
原料配方
雞蛋42千克 特制粉26千克 砂糖34千克 桂花600克 白油2千克
制作方法
1.打蛋:將蛋汁放入攪拌機內(nèi),加糖攪打(將機器調(diào)到快檔,以便充分攪打),待蛋液呈乳白色,液面有蓬松泡沫,體積增大,便可投入面粉攪打。注意打蛋時間不宜過長。
2.攪面、灌糕:將面粉緩緩投入打蛋機內(nèi),將機器改為慢檔攪拌至勻,此時面糊已形成均勻蜂窩狀結構,即可灌糕。將糕糊迅速灌入已刷過油的模具中,裝屜入蒸箱蒸制。注意糕糊應隨調(diào)隨用,放入面粉調(diào)制時間不宜過長,以防糕糊上勁。灌糕用模具每次用完應清除殘渣,上油備用。
3.蒸制:蒸制開始時,先通以少量熱汽,約3~4分鐘后再加大汽量至0.5千克/厘米2,經(jīng)12~15分鐘,即可成熟,出鍋。
4.冷卻:將屜中產(chǎn)品挑出裝箱,打一紅戳。該產(chǎn)品含水較多,應充分冷卻再入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