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縣農民畫源于民間,在陜西關中地區(qū)的剪紙、壁畫、年畫、刺繡等漢族民間藝術基礎上衍變,以樸實的繪畫語言,詳盡而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產勞動的壯觀場面、熱烈活潑的節(jié)慶場景和絢麗多彩的漢族民風民俗。
陜西戶縣農民畫孕育于傳統(tǒng)的剪紙、刺繡等漢族民間藝術,誕生于50年代,從70年代開始,不斷的提高、創(chuàng)新、升華、成熟,逐步走出戶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成為全國影響力最大的農民畫鄉(xiāng)之一,被視為中國農村文化建設的典型。1988年,戶縣正式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xiāng)”。
四十余年來,戶縣農民畫經久不衰,生機勃勃,成果豐碩,累計創(chuàng)作作品30000余件,
其中1500余件作品在國家級刊物發(fā)表,428件在國內各美術展覽中獲獎,4500多件應邀在48個國家和地區(qū)展出,18700余件被國際友人和國外博物館收藏。戶縣農民畫走進了中國的千家萬戶,走進了人民大會堂,走進了國外的許多家庭和公共場所,甚至作為禮品饋贈給外國元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