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獅又稱印度獅,僅產(chǎn)印度西部和中國南部,是唯一生活在非洲以外的一種獅子。與非洲獅相比,亞洲獅身比較大。到1908年,亞洲獅只剩下最后13只,為了不讓它們徹底走向滅絕,人們把它們?nèi)坎蹲竭M行人工飼養(yǎng),從此亞洲獅在野外消失了,并被宣布野外滅絕。
亞洲獅又名波斯獅,是現(xiàn)存唯一生活在非洲以外的一種獅子亞種,主要生活在印度吉爾保護區(qū)。亞洲獅在所有獅亞種除西非獅外體型最小,雄獅全長達2.7米,體重180千克。雄獅脖子鬃毛密而長,部分雄獅的腹部也有少量鬃毛,而它的尾端球狀毛也較大。亞洲獅雌性2歲半即可性成熟;雄性需3年。它們每胎產(chǎn)2~3只幼獅,但幼獅死亡率較高,一般只成活2仔。幼獅3個月后便可同母親一起參加狩獵活動,需同母親一起生活兩年。
亞洲獅在印度,它們是和宗教以及王權(quán)最緊密相連的動物。梵語中獅子叫僧伽彼,即"眾僧"的意思。作為佛祖釋迦牟尼的象征動物,在佛經(jīng)《涅盤經(jīng)》和《大智度論》中均有有關(guān)獅子的描述。亞洲獅同樣是皇王室尊貴和權(quán)力的象征,時值今日,印度國徽上的圖案就是取材自阿育王石柱上的亞洲獅造型。
自1757年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后,亞洲獅開始遭到了厄運。英國殖民者將獵殺亞洲獅視為一種娛樂。
到了1900年,在人類100多年的捕殺之下,亞洲獅已經(jīng)十分稀少,此時一些動物保護者開始宣布要保護亞洲獅,但仍有人偷偷進行捕殺。
到1908年,亞洲獅只剩下最后13只,為了不讓它們徹底走向滅絕,人們把它們?nèi)坎蹲竭M行人工飼養(yǎng),從此亞洲獅在野外消失了,并被宣布野外滅絕。人們?yōu)榱四軄喼蕺{更好的生存和繁殖又把它們放到了印度西部的吉爾森林中并建立了保護區(qū)。截止至2008年底,亞洲獅雖繁殖有350多只,但由于全部是13只祖先的后代,已經(jīng)形成了種族退化,極容易受疾病和基因的影響而導(dǎo)致全部滅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