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女兒》是約瑟芬·鐵伊所作的一本歷史推理小說。小說中所謂的案件是英國歷史上一宗家喻戶曉的故事:理查三世為了纂取王位,謀殺了囚禁在倫敦塔中的兩個小王子。嫌犯的“罪行”令人發(fā)指,更令人深思。但是病床上的格蘭特探長卻根據(jù)他縝密的推理和一位大英博物館的美國員工提供的資料幫助,一舉推翻了流傳四百年之久的歷史定論。
約瑟芬·鐵伊,是古典推理最高峰的第二黃金期三大女杰之一,但走的路子和與她齊名的艾嘉莎·克麗絲蒂、桃樂賽·謝爾絲大大不同,鐵伊毫不掩飾她對那種不斷復制、下筆如流水的討好讀者作品的厭惡,克麗絲蒂一生出書近百種,謝爾絲也達五十。但鐵伊一輩子只寫八本推理小說,本本俱在水準之上──否則她如何能以一敵十,和大產(chǎn)量的克麗絲蒂和謝爾絲并駕齊驅(qū),其中最特別的是這本《時間的女兒》。
《時間的女兒》在推理小說史上是一部絕對空前也極可能絕后的奇書,不因為它到今天為止仍被美國偵探作家協(xié)會集體票選為歷史推理的第一名作品(第二名是安博托·伊可的響檔檔名著《玫瑰的名字》),而是因為它雄大無匹的企圖、寫作方式及其成果。一般而言,歷史推理所做的仍是虛擬的演義方式,借用歷史的某一個時段、人物、傳說或事件材料,作家丟進一則犯罪故事,試圖由此產(chǎn)生化學變化,好碰撞出不同趣味的火花,但《時間的女兒》不是這樣,它不躲不閃不援引“小說家可以虛構”的特權,正面攻打一則幾乎不可撼動達四百年的歷史定論,比絕大多數(shù)的正統(tǒng)歷史著作還嚴謹還磊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