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由著名文學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
書名: 水滸傳
又名: 忠義水滸傳
作者: 施耐庵(一說與羅貫中合著)
出版時間: 版本繁冗,以明萬歷乙丑刊本、容與堂刊本,雙峰堂刊本等較有代表性
成書時間: 元末明初
體例: 章回小說
文學地位: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章回: 主要有七十回、百回、百二十回本
世界影響: 已翻譯成12種文字在世界各地發(fā)行
《水滸傳》的作者據傳為施耐庵,并有羅貫中加以潤色。在歷代封建專制統(tǒng)治者眼中,造反都是不道的,“造反”者都是殺人放火、面目猙獰的妖魔鬼怪,但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卻反其道而行,為那些所謂“造反”者樹碑立傳,并渲染他們豪俠仗義、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壯舉,使他們成為讀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水滸傳》原名《江湖豪客傳》或《水滸全傳》,《水滸傳》的題目是由羅貫中所命,在當時為禁書!端疂G傳》的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人認為是施耐庵和羅貫中據民間流傳宋江起義的故事所寫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語言寫成的長篇小說。郎瑛的《七修類稿》中曾經說過:“《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端谓酚衷诲X塘施耐庵的本!备呷濉栋俅〞尽酚涊d:“《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李贄《忠義水滸傳敘》中提到作者時,說是“施、羅二公”。此外,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馀》和王圻《稗史匯編》都記羅貫中作。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則說是“武林施某所編”,“世傳施號耐庵”。綜上所說,明人大致有三種說法:施耐庵作、羅貫中作和施、羅合作。現(xiàn)在學術界大都認為是施耐庵作。施耐庵生卒不詳,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人。吳梅《顧曲麈談》記施耐庵即元末劇作家施惠,不甚可靠。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初擬名為《江湖豪客傳》正式出書為《宋江》,明末,又和《三國演義》合稱為《英雄譜》 蘇興化地區(qū)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如《馬氏族譜》、《馬氏長門譜》和《悲劇帝王傳》所載的《施耐庵墓志》和《施耐庵傳》等。但這些材料相互矛盾處不少,且有明顯不可信處,因此對于這些材料的真?zhèn)螁栴},學術界意見頗不一致,多數研究者持懷疑態(tài)度,尚待進一步研究。根據民間流傳的宋江起義故事定型。全書敘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英雄聚眾起義的故事,再現(xiàn)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從發(fā)生、發(fā)展到失敗的全過程。塑造了李逵、武松、林沖、張順、吳用、魯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國古代優(yōu)秀長篇小說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古典文學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上流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