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玉霜,杰出的評劇表演藝術家。白派傳人,是20世紀50、60年代的評劇泰斗和領頭羊。曾任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理事,北京市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第二、三屆委員,中國評劇院藝委會主任。
小白玉霜,杰出的評劇表演藝術家。白派傳人,是20世紀50、60年代的評劇泰斗和領頭羊。曾任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理事,北京市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第二、三屆委員,中國評劇院藝委會主任。一九五零年全國第一次政協(xié)會議上受到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由于“四人幫”的迫害,小白玉霜含冤死去,時年45歲。
評劇旦行女演員。原名李再雯,小名福子,祖籍山東,5歲隨父親從天津逃荒到北京,父母親養(yǎng)不起她,就把她賣給了著名評劇演員、白派創(chuàng)始人白玉霜做養(yǎng)女,評劇新白派創(chuàng)始人。白玉霜請了天津有名的評劇彩旦李文質【有的版本稱為李文祉】做她的啟蒙老師。李文質講究演唱技巧,板、字、氣、腔都很有功夫。再雯聰明好學,刻苦用心,打下了堅實的唱功基礎。后來,再雯隨同白玉霜演出,在藝術上又受到很深的熏陶,逐步掌握了白玉霜的唱腔和表演技巧,繼承了白玉霜的演唱風格。14歲登臺演戲,在她16歲那年,白玉霜不辭而別,戲班為了維持生計,讓她接替母親擔任主演,掛出了“小白玉霜”的牌子。她的演出,意外地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幾年之后,白玉霜在北京病故,小白玉霜正式挑起了母親的班子。在京津一帶享有盛名。她是陽秋、玉海、新中華等評劇團的創(chuàng)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