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少朋,原名義方,蒙古族人,祖籍北京。京劇演員!⊙陨倥笤谘耘 京劇藝術的基礎上,吸收 馬派藝術之長,大膽創(chuàng)新,使言派藝術有了新的發(fā)展。言少朋的演唱韻味醇厚,表演飄逸灑脫,富有書卷氣。
他自幼受家庭熏陶,邊讀書邊隨父學藝,并得韓珠子指導。1935年正式登臺。1939年拜 馬連良為師,在繼承言派藝術的同時,又學習 馬派藝術,具有較深藝術造詣。1949年后,曾組織新華旅行劇團,1955年由北京調入青島市京劇團,任演員、副團長、團長。曾在 周恩來總理關懷和親自安排下,言少朋晉京演出了言派名劇《 臥龍吊孝》,使言派藝術得到復蘇重振。1955年—1958年,先后主演 京劇《 屈原》《 煉印》《 春秋筆》《 四進士》《 野豬林》等傳統(tǒng)劇目,赴大連、煙臺、天津、石家莊、太原、西安、徐州等20多個城市巡回演出!度嗣袢請蟆窞榇税l(fā)表了《喜看言派有后》的評論文章。1959年10月又在濟南為 毛澤東主席演出了言派戲專場。同年又在 上海和蘇州向 劉少奇、 鄧小平、 陳毅、 賀龍等中央領導作了言派戲專場匯報演出。1958年曾排演現(xiàn)代劇《 白毛女》。60年代初,與青島市京劇團全體演職員通力合作,先后挖掘整理出《吞吳恨》《 上天臺》等20出言派劇目。1962年9月言少朋調離青島到上海戲曲學校任教,并任該校藝委會主任。 1964年參加全國現(xiàn)代戲觀摩會演,主演《 柜臺》。1976年拍攝《臥龍吊孝》、《 讓徐州》等京劇藝術影片。1984年12月在上海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