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女,廣州粵藝發(fā)展中心的國家一級演員,正印花旦,是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的學生,紅派藝術的傳人。
1972年,郭鳳女以一首《洗衣歌》參加廣東粵劇學校選拔,得到紅線女老師的贊賞,從而通過嚴格的篩選,成為粵劇學校的學員。在校六年,郭鳳女得到紅線女、曾玉..
郭鳳女,廣州粵藝發(fā)展中心的國家一級演員,正印花旦,是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的學生,紅派藝術的傳人。
1972年,郭鳳女以一首《洗衣歌》參加廣東粵劇學校選拔,得到紅線女老師的贊賞,從而通過嚴格的篩選,成為粵劇學校的學員。在校六年,郭鳳女得到紅線女、曾玉女、劉美卿等一批老師言傳身教,打下了較為扎實的粵劇表演基礎。紅線女老師對郭鳳女的教導,更把她引領到紅派藝術異彩紛呈的世界,成為紅派藝術的優(yōu)秀接班人之一。在老師的悉心教育下,郭鳳女藝境日進,于1976年赴北京參加全國曲藝匯演,以一曲《常青指路》博得專家好評。
70年代末,郭鳳女從廣東粵劇學校畢業(yè)。她先后在省粵劇院青年團、廣州粵劇團、紅豆粵劇團工作。任各演出團的主要演員、紅豆粵劇團副團長等職務。二十年間,她主演了各類題材風格的長、短劇數(shù)十個,其中既有《十三妹大鬧能仁寺》、《攔馬》、《王子與蛇仙》等刀馬旦應工的武打戲,也有《寶玉哭晴雯》、《紅娘》等花旦應工的文場戲和《山鄉(xiāng)風云》、《家》、《白燕迎春》等現(xiàn)代戲,更有《刁蠻公主憨附馬》、《打神》等紅派名劇。她的戲路寬廣,表演細膩,功架扎實,無論是以小旦應工的紅娘,還是以青衣應工的王蘭英;無論是以刀馬旦應工的呼延金定,還是以花衫應工的閻婆惜……她都能柔韌有余地應付,在舞臺上給自己和觀眾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更值得一提的是,郭鳳女嗓音甜潤,唱腔優(yōu)美,韻味濃郁,深得”紅腔\”的精妙。由于表現(xiàn)突出,她先后榮獲省、市中青年技藝比賽特等獎、一等獎及廣東省中青年戲劇演員百花獎,1994年廣東省首屆粵劇演藝大賽金獎。1997年成功舉辦了’97跨世紀之星《郭鳳女粵劇藝術專場》并三次籌辦個人演唱會。她曾多次隨團進行外事出訪演出,備受美加、澳洲、新加坡觀眾的歡迎和贊譽。
2001年,郭鳳女被安排在廣州粵藝發(fā)展中心工作。脫離了排演固定劇目的工作模式,她積極參與省市各種藝術專題活動、社會慈善活動,如:香港東華三院敬老籌款、為原廣州粵劇團老藝人扶助會籌款等,使郭鳳女的藝術人生更煥發(fā)出一種嶄新的神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