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世宗柴榮(921年—959年)是五代時期后周皇帝。954—959在位,在位6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父柴守禮,祖父柴翁是當?shù)赝,柴榮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
后周世宗柴榮(921年—959年)是五代時期后周皇帝。954—959在位,在位6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父柴守禮,祖父柴翁是當?shù)赝,柴榮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他是周太祖郭威的養(yǎng)子(柴榮本身是郭威的內(nèi)侄)。廟號世宗,謚號睿武孝文皇帝。
周世宗改革
國學大師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宋代軍事雖弱,但文化之燦爛卻為漢唐所不及,達到了我國古代文化的最高峰。正因如此,趙匡胤作為趙宋王朝的締造者,頗受后人推崇。
其實,“趙宋之世”的實際開創(chuàng)者并不是趙匡胤。趙匡胤是踩著巨人的肩膀登上高峰的,而為他搭橋輔路、奠定基業(yè)的,就是流星般劃過歷史天空的短命天子后周世宗柴榮。
柴榮是五代時期最英明的君主,也是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最深的人物之一。他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掃除唐未以來的政治弊端,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使國力迅速增強。他整頓驕將惰卒,親率兵馬南征北戰(zhàn),幾乎戰(zhàn)無不勝。遺憾的是,上天僅給了他5年半時間。然而,就在他幾乎就要一統(tǒng)天下的最后階段,這位雄才大略、英明果敢的一代英主,卻以39歲英年在北伐契丹途中不幸染疾,猝然而逝。
被史學界譽為“五代第一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