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我那呼蘭河》是根據(jù)著名東北女作家蕭紅的《生死場》、《呼蘭河傳》等作品改編的。故事發(fā)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呼蘭河畔。
王婆的丈夫因反地主的剝削壓迫,被害死,為逃避滅門之災(zāi),王婆領(lǐng)著兒子鐵鐘和女兒金枝沿呼蘭河逃難。鐵鐘為了報殺父之仇,當(dāng)了土匪;王婆為女兒和自己能活下去,再嫁趙三。
鐵鐘報了父仇,并成了“大當(dāng)家的”。意外重逢,母子情絕。
金枝嫁人生子,王婆艱辛度日。
趙三組織“鐮刀會”抗租被捕入獄,后被地主贖出,再也不想“鬧事”。王婆拿出自己藏匿的手槍,趙三卻膽怯拒絕了。
鐵鐘抗日被槍殺,失子之痛,王婆生不如死。
日寇鐵蹄肆虐,村民們?nèi)虩o可忍,王婆率領(lǐng)鄉(xiāng)親奮起抗倭寇,向死求生;生為中國人,死是中國鬼!
生生死死呼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