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1小時13分的動畫長片《刺痛我》入圍2010年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的時候,法國《電影手冊》以《中國的新突破》為題,高度贊賞《刺痛我》:“競賽單元中真正的驚喜來自于中國。它不具有上海學派的大師范兒,不是中國上千年繪畫傳統(tǒng)的回響,更沒有講述一些關于和尚和..
長達1小時13分的動畫長片《刺痛我》入圍2010年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的時候,法國《電影手冊》以《中國的新突破》為題,高度贊賞《刺痛我》:“競賽單元中真正的驚喜來自于中國。它不具有上海學派的大師范兒,不是中國上千年繪畫傳統(tǒng)的回響,更沒有講述一些關于和尚和猴子的故事,以及表達一些山水之情。而是來自于一個完全默默無聞的劉健。帶著不露聲色卻決不妥協(xié)的態(tài)度,他的第一部敘事電影《刺痛我》標志著中國動畫電影生機勃勃的回歸!
兩年多來,《刺痛我》在歐洲各大動畫電影節(jié)上頻出風頭:2009年意大利城堡動畫電影節(jié)Fabrizio Bellocchio社會獎,2010年西班牙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最佳動畫電影獎,2011年里斯本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最佳動畫電影獎……共入圍了國內(nèi)外15個電影節(jié)、獲12項大獎。
早在2009年,全球的動畫電影創(chuàng)作活躍,收獲了《飛屋環(huán)游記》、《公主與青蛙》、《鬼媽媽》等優(yōu)秀作品。而這一年,作為中國動畫電影受到廣泛關注的,則是劉健的首部動畫長片《刺痛我》。該片講述兩個沒有工作的大學畢業(yè)生,為了改善生活而企圖綁架一個超市老板的故事。電影涉及了社會各個層次的人:打工仔、保安、老板、官員、警察、涉黑組織……《兩桿大煙槍》式的劇情機制再度被借用,多條線索多重巧合之后,眾生命運匯聚到同一場結(jié)局。《刺痛我》創(chuàng)作歷時3年,劉健集導演、編劇、原畫、動畫等工作于一身,用Wacom手繪板制作完成,由左小祖咒擔綱音樂。
劉健“三年磨一劍”,遠比一些國產(chǎn)動畫片更言之有物,更讓人看到創(chuàng)造力、技術水準和動畫的希望,令長期被日本和美國動畫壓制的本土動畫電影重新找回了自信。
2011年2月18日,《刺痛我》在上海外灘美術館舉辦的“藝術夜生活”再次放映,劉健與現(xiàn)場觀眾交流后接受了早報記者的專訪。他賣掉了一套房子換來70萬元的制作費,雖然一個人做片子有些力不從心,但這也是讓作品忠實于創(chuàng)作者的代價。
“對于動畫來說,最重要的當然是故事,技術只是輔助講故事的手段而已!眲⒔≌f。
|